近日IBM、Philips等國際巨頭又談論起物聯網(IoT)這個話題,一個是推展機器學習至雲端、物聯網之中[1],另一個則是城市用的智慧照明方案[2],論科技進展固然是令人興奮,但也令人省思台灣在物聯網、互聯網+的浪潮中何去何從。
物聯網的概念早在2000年左右時就浮出水面,而互聯網+概念自2015年至今仍在中國大陸方興未艾。比起情況尚未明朗的台灣,對岸的互聯網+創業潮則看得令人目不暇給。在鼎盛時期中,各式各樣的互聯網產品挾天文數字般的投資,宛若雨後春筍一般滋長。中關村「創業一條街」中充斥著隨身一台MacBook、行頭齊全的年輕人,在台上口沫橫飛地講解概念產品來吸引滿座的投資者。或許人人都感受到了泡沫,但願賭之人仍前仆後繼地投入互聯網+的練蠱皿之中。
中國大陸共享單車的紅黃之爭 |
近幾個月最火熱的莫過於滿街跑的「共享單車」[3],Mobike、ofo等品牌推出後短短數月內就蔓延到各大城市,其後流動著C輪融資後破億美金的投資額,然而支撐其成功的要素「移動支付」即使廣為中國民眾所用,但在咱台灣卻顯得分外陌生。
身為軟體公司,我們在2010年前就對物聯網、互聯網+有許多的想法,也創造了在兩岸擁有數十項專利的物聯網平台,嘗試上文提及的「以平台帶領硬體」路線。這個抱負雖然最後沒有成功,但願此故事或可為火炬,望有識之士們能藉之思考如何突破現今困境。
關於本文的撰寫初衷,還有一點,也許是最重要的一點:我們能獲得的資訊可以用「雨林垂直結構」來比喻,頂端的樹冠層和突出層(大廠們)把陽光都遮住了,讓我們只能透過狹小的縫隙猜測其下(中小企業界)的情況。這篇文章就是想讓大家了解中小企業的情況如何。
物聯網缺乏標準化
即使是今日,無論是從軟體或是硬體的角度來看,物聯網還是在戰國時代。一進場,你就發現有Bluetooth LE、ZigBee、Z-Wave、Thread[4]等數種主流通訊協定,各有各的優缺點和擁護者,其中不乏Cisco、Logitech、Samsung等代表性企業。即使你選邊站,還會發現各廠商在規範定義不清之處自由發揮,例如自行加密通訊,使不同廠牌的硬體彼此不相容(即使用的是同樣的協定)。再者,缺乏標準化的負面影響遠不只使物聯網發展緩慢,同時還可能引發安全性問題和開發上的種種意外情況,讓商業化成為極為困難的任務。[5]
平心而論,因為投資報酬率幾乎無法計算,唯有財力雄厚且願意長期燒錢的企業才能玩得起這個遊戲。舉智慧家庭為例, Apple HomeKit、Google Home、Amazon
Echo三個生態系各舉大旗,一樣給了硬體廠商選邊站的難題。[6]何況語音技術領域本身具有門檻,又需半導體廠推出相容的晶片,不但前期研發成本高,更難以估計出貨量和獲利。因此在消費者市場中,所有小玩家隨時都面對著瞬間失去優勢或血本無歸的壓力。
大量的偽需求
無論是物聯網或是互聯網+,消費者市場都是個謎。人人都說自己有殺手級應用,99%還沒見著終點線就倒下。事實是消費者市場反應冷淡,近年只有Nest
Labs明星產品「智慧自動調溫器」[7]等少數範例──他可以讓使用者遠端調控室內溫度,甚至能藉著分析數據來自動調溫。然而隨著於2015年被Google收購後,Google
Home的推出、人才流失和缺乏下一個明星產品等因素都困擾著這家公司──這再再說明了即使是一流的企業,也難以催生成功的物聯網產品。
Nest Learning Thermostat |
Nest起碼做到了初步的「智慧」,也就是收集、分析和學習數據的能力,然而市面上太多號稱智慧的物聯網產品實質上只是做到了由使用者定義的自動化。現階段物聯網所需的基礎建設、標準化、人工智慧、機器學習技術尚未完全成熟,但有朝一日若軟體、硬體、AI三者能彼此有效搭配,就是物聯網大舉進入消費者市場的時候。(但要準確預測時間點則非常困難)
整合困難
整合遠不只是軟體和硬體的配合,對於我國中小企業來說,合作模式上一樣有其挑戰。回顧合作或商談過的硬體廠商,各自的本業五花八門:IC設計、電子零件設計/製造、電信器材批發、電子製造、傳統產業等等,其中幾家還是上市公司。
雖說大家有興趣做出產品,但導入物聯網或互聯網+的影響往往超乎想像,從而讓合作的腳步變得遲緩,最終難逃不了了之的命運。以下我來列舉幾點個人的觀察:
- 隔行如隔山:我國電子工業和製造業為龍頭產業,具備充足的資源和資金,其中不乏願意一試的公司。然而他們對於軟體的瞭解十分有限,因此會希望軟體廠商把所有的事情「包到好」,最好不要花太多成本就能整出個產品試試水溫。然而對於軟體廠商而言,研發所需的時間、人力都是成本,因此一旦對方開頭不願付NRE(一次性工程費用),案子告吹的機率非常高。
- 多角關係:理想情況是參與方越少越好,但實情上是軟硬整合的影響層面十分廣泛。以物聯網產品舉例,比如說你擁有軟體技術,首先你需要整合成通訊模組,然後再加上提供Bluetooth或ZigBee等模組的廠商──加上主導的廠商,少說就有四方參與其中,光是溝通協調就是個難題。況且硬體廠對於成本極度敏感,對於這類冒險性質的專案,量無法保證就不願多談,令合作難度大幅提升。
時下如AWS、Google Cloud Platform、Microsoft Azure都能提供物美價廉的雲端服務,但其中的know-how對於某些人可能很簡單,對某些人卻是無暇或無法理解。 |
- 雲端費用:即使過了前期難關,開發出了能展示的原型產品,但提出雲端服務費用時又會讓對方眉頭一皺。眾所皆知,雲端服務需要伺服器方能運營,所以是持續性的支出。即使我們有誠意免費搭建並維護服務一小段時間,最終還是要有人出錢。接下來是要訂立合約或合開一家公司呢?在看似嚇人的長期支出(其實不是什麼大錢)加上產品獲利能力不明的情況下,不免令主導廠商萌生退意。
- 供應鏈思維:我國硬體廠商不少都是以代工事業為主,因此他們看待這類互聯網/物聯網產品的角度是「我的客戶們會不會想要」。的確,客戶都是國際品牌,也或許對這類新潮產品有興趣,但一來他們的IT可能已經外包給了位於的印度科技顧問公司(全球趨勢);二來軟硬體協同開發是需要長期投入的工作,一旦他們對產品提出更多需求,就需要資金才能持續下去。此時若主導的硬體廠商不願意加大投入,一樣會以失敗告終。
回顧那些年,雖說我們投入著實不少,但起碼是當副業來經營,進可攻,退可守。如果是在台灣以物聯網、互聯網+應用為主來經營事業,真無法想像壓力會有多大。
失衡的產業
產業過「硬」數十載讓台灣缺乏軟實力, 從software的軟體到人文的軟實力皆同,如今更形成了尾大不掉之勢。以軟體能力來說,不懂軟體卻手握資源的公司仍是我國的經濟命脈。我們不缺硬體的技術優勢,但在雲端、互聯網乃至物聯網的時代之中,軟體則是阻止產業轉型的最大障礙。
許多市面上常見的消費性產品都和我國發達的電子製造業脫不了關係 |
也許各大企業已有所布局,但我深信顛覆性創新會源自為數眾多、相對不引人注目的中小企業和新創團隊,而非體制健全卻靈活不足的大型公司。[8]舉個例子,你還記得Google崛起之前大家在用什麼搜尋引擎嗎?1998年時,美國人都知道Yahoo、Lycos和AltaVista[9]等網站,卻不知Menlo
Park某個車庫中正孕育著翻天覆地的Google。當時,大家還以為這幾家會繼續統治未來的市場。
但若是我國企業都不瞭解互聯網+和物聯網的精髓所在,仍堅持專精於研究技術和硬體,符合大家期望的轉型和創新就很難發生。 簡言之:孩子的教育不能等,產業的教育也不能等。
結論
台灣中小企業界內促成物聯網/互聯網+創新絕非易事。總結來說,一來在台灣擁有相關軟體技術的廠商稀少;二來最有資源的主導硬體廠商(需求方)因為不瞭解軟體,容易低估開發成本;三來,主導廠商態度搖擺之下,負責整合的軟體廠商和關鍵元件廠商壓力就會十分龐大。正所謂殺頭的生意有人做,賠錢的生意無人做。
如果我們更深入問題核心,大廠心態無非是「等市場上有好例子,我再來依樣畫葫蘆」,而非深研品牌和研究互聯網+中最為關鍵的商業模式(就如共享單車)。所以由硬體廠商來帶領產業轉型,現階段可謂舉步維艱。
對於以使用者出發的互聯網/物聯網產品來說,商業模式是關鍵的一塊拼圖。 |
台灣多方條件不如廣闊的中國大陸市場,無法複製其激進的互聯網+路線,相形之下不免有人妄自菲薄。但我當初看到台灣所具備的好條件,如今依然存在:完整的供應鏈和傑出的技術能力。台灣一個蕞爾小島上擁有的硬體資源,舉凡晶片和代工經驗,遠比世界任何地方來得豐富──卻印證了物極必反的常理,使得軟體和互聯網思維成了抬不起的轎,令人唏噓不已。
再來談物聯網,雖然消費者市場渾沌不明,我卻認為在產業應用上卻大有可為,例如工業物聯網(IIoT)可利用各式感應器、偵測器來收集生產中的各式數據,促成工業自動化、產品加值、降低風險等等[10]。我國硬體資源充足且製造業發達,正是適合孵育工業物聯網應用的好地方,未來若是有成功案例更可進一步出口技術,未嘗不是條理想的出路。
最後的最後,我呼籲台灣產業需要一場徹底的思維革命。我們需要說服手握人才、資源和資金的廣大硬體廠商們開始注意軟體、互聯網+和物聯網,開始勇敢的挑戰自我並以創投支持互聯網創業團隊。我們的政府需要強力輔導產業轉型,放寬制度上和法規上的諸多限制[11],並實施針對性的產官學結合,培養出新時代需要的技術、軟體以及國際行銷專才。如同我上一篇評論所說的:我們要對自己有信心,勇敢的向「以軟帶硬」邁進,方能為福爾摩沙開創嶄新的局面。
後記
互聯網+創業雖然在中國如火如荼,其後堆積的泡沫和失敗案例卻是同樣的普遍。就如眾人稱羨的美國新創圈,一樣有手握大筆融資卻大走迷蹤步的MagicLeap[12],與預購金額達3千4百萬美金,最近卻宣布倒閉的攝影無人機Lily[13]。
即使MagicLeap現在擁有的技術無法達到影片中的水準,但他們深知宣傳是必備的「鋪路」手段 |
姑且不論技術層面的創新,我想來討論他們在產品尚未成熟時驚人的「包裝」能力,竟能使未成熟產品吸引如此多的投資和注意力。同理可證,假如台灣主流產業要轉型或走向品牌之路,UI/UX設計、國際行銷、語文能力、跨文化素養等能力也是不可或缺。硬體非常講究規格,但從使用者出發的雲端服務和軟體講究的則是遠不只技術,更有「人文」和「溝通」。
想了解大廠們的人文和溝通能力,不妨從官方網站的小地方看起。某些大廠網站最下面的copyright還停留在2010年呢。
想了解大廠們的人文和溝通能力,不妨從官方網站的小地方看起。某些大廠網站最下面的copyright還停留在2010年呢。
撰文者:董威言 棣南公司總經理 |
好文共賞
- 【火紅的名詞物聯網到底是什麼?物聯網的歷史回顧】-科技新報
- 【3分鐘搞懂互聯網+】-遠見雜誌
- 【互聯網+ 顛覆世界】 -天下雜誌
- 【台灣新創公司面臨最大問題在於資金不足?】-ALPHAcamp
- 【为何台湾在移动互联网时代远远落后于大陆?】 -虎嗅網
- 【是什麼在阻礙台灣互聯網創業?】 -Knowing新聞
- 【台灣發展工業 4.0 需要什麼?打造整合系統的「智慧製造大平台」是終極目標】 - TechOrange
Image credits
- https://pixabay.com/en/tree-structure-networks-internet-200795/
- https://i1.kknews.cc/large/e970001048f5197864f
- http://smarthomeenergy.co.uk/sites/smarthomeenergy.co.uk/files/images/smart-home_0.jpg
- https://nest.com/videos/thermostat/meet-nest-thermostat/saves-energy/stills/saves-energy-opening-US-d1172ff47b.jpg
- https://www.pexels.com/photo/black-and-blue-electronic-tools-on-green-circuit-board-39290/
- https://www.pexels.com/photo/interior-of-office-building-325229/
- https://www.pexels.com/photo/camera-photography-studio-equipment-9495/
- http://www.emg-pr.com/images/Interconnected_Manufacturing.jpg
- https://img.technews.tw/wp-content/uploads/2015/10/magic-leap-4-624x351.jpg
引用資料
[1] https://www.top500.org/news/ibm-pushes-machine-learning-into-cloud-iot-and-beyond/
[2] http://www.ledinside.com/news/2017/2/philips_lighting_lights_up_smart_cities_with_leds
[3] https://buzzorange.com/techorange/2017/02/14/mo-bike-business-model/
[4] http://www.live-smart.co/smart-home/wifi-vs-zigbee-vs-z-wave-vs-bluetooth-smart-home-standards-fully-explained-6202
[5] http://www.itbusinessedge.com/blogs/infrastructure/slow-progress-toward-iot-standardization.html
[6] http://www.eetimes.com/author.asp?section_id=36&doc_id=1331364
[7] https://nest.com/thermostat/meet-nest-thermostat/
[8] http://millennialceo.com/role-innovation-smb-thinking-innovation-small-big-improvements/
[9] https://www.theatlantic.com/technology/archive/2013/09/what-web-looked-google/310544/
[10] https://www.accenture.com/us-en/service-labs-industrial-internet-strategic-innovation-initiative
[11] https://udn.com/news/story/7243/2285380
[12] http://news.sina.com.tw/article/20170214/20628412.html
[13] https://techcrunch.com/2017/01/11/unable-to-fund-production-of-its-camera-drone-lily-will-shut-down-and-refund-customers/